|
旗锐政策慧丨广州开发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暖企稳企助力“双高”发展措施二十条时间:2023-04-23 ![]() 广州市黄埔区 广州开发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暖企稳企助力“双高”发展措施二十条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贯彻省、市、区高质量发展大会部署,以“起步即冲刺、开局即决战”的精气神,开创高质量发展和高速度增长“双高”同步的新模式,支持企业发展壮大,做好暖企稳企工作,区市场监管局特制定以下措施: 一、提升准入准营便利度 1.优化市场主体准入。全面落实“审批跟着项目跑”,“审批大提速、效率大提升”,完成“新登记市场主体超2.8万户,实有市场主体共22.6万户”的目标。创新推出黄埔人才商事服务“极速办”工作机制,为高层次人才投资项目、大型项目、重点企业等提供贴身服务、极速审批;深化商事登记“跨境通”改革,助力更多海外投资者快速落户黄埔。提升企业开办网办率,实现足不出户办理业务,0.5天办结;简化市场主体登记手续,推行住所(经营场所)自主申报+负面清单制度,对不在负面清单内的市场主体,允许使用住所(经营场所)自主申报;支持个体工商户线上经营,使用网络地址作为经营场所登记。(审批处) 2.优化市场主体准营。全省率先推出食品经营许可“一证多址”改革,食品经营者的总部经营地址经现场核查符合条件后,准予在许可证上载明直营门店多个经营地址,为市场主体开设直营门店增加便利,切实降低市场主体运行成本,让“多点经营”准营更加便捷高效,简化审核流程,促进企业连锁化、规模化发展。深化实行“一品一策”“一类一策”改革,助力企业新产品、新业态准营提速,支持智能餐饮服务模式发展,激发创新创业活力。开通预制菜企业注册许可“绿色通道”。(审批处) 3.缩短医疗器械生产企业电子备案时间。上线医疗器械生产企业电子备案系统,实现“网上申报、网上受理、网上备案”,申请人办事全程“零跑动”,足不出户即可申办备案凭证,备案时间从十五个工作日缩短到一个工作日。主动参与国家药监局、省药监局开展的医疗器械生产企业飞行检查、生产企业跟踪检查、产品注册核查、注册人现场核查,缩短企业生产许可和产品注册现场核查时间。(器械处) 二、推进美妆大健康、检验检测产业链稳链保链强链 4.“美谷10条”及其配套实施细则真金白银政策惠企。按照全球首创性、注册备案难易及行业带动性三个维度,对化妆品新原料、新功效化妆品注册备案费用分类别阶梯式予以扶持,单个项目最高扶持100万元,单个企业每年最高扶持500万元;对符合条件的中国特色美妆精品项目,每个项目最高扶持100万元;对区内美妆大健康企业参加知名展会的,单个企业每年最高扶持20万元。(药化处) 5.“一谷双平台”助力黄埔美妆企业高端化、国际化、数字化。推动“南方美谷”园区高质量建设和全球招商,用好园区40万平方米载体,加快引入创新型企业,搭建创新经济平台推动数字化转型升级。加快《“穗澳共建”共促黄埔美妆大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合作框架协议》落地,推动“黄埔美妆”科技创新、智能制造与澳门国际贸易“强强联合”。鼓励黄埔美妆本土品牌进驻京东等多个知名电商平台,支持“黄埔美妆馆”做大做强,助力区域美妆线上经济发展。推动“南方美谷”头部直播电商平台建设,争取一批知名电商、头部直播企业落户“南方美谷”。支持企业与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开展化妆品高质量发展战略合作,助力打造中国化妆品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黄埔样本”。(药化处) 6.集成检验检测产业政策助企发展。对重点项目通过实验室CNAS认可后,给予一次性资助;对新通过测量管理体系3A级认证的择优分两档予以资助;对区内检验检测机构参与国际、国家标准制定(修订)的予以资助;拟出台资助自主研发、生产和销售标准物质企业的新政策。(计量处) 7.突出检验检测产业发展集聚效应。争取创建国家检验检测认证公共平台示范区,深化检验检测集聚区广州开发区园区建设,支持企业机构申报国家级和省级产品质检中心、产业计量中心,积极推动国检中心落户。开展检验检测认证公共平台建设运行,开展行业调研分析为产业赋能,建立区内实验室协作网络、搭建区内检验检测人才交流平台等工作,助力检验检测行业进一步做大做强,形成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检验检测制度品牌和机构品牌。(计量处) 三、深化省区共建 8.积极引进急需的国家省市生物医药审批注册资源。推进省区共建生物医药先行先试改革创新合作协议2.0落地。争取在区内集中提供国家级审评审批机构、省级法定注册检验检测机构、省级药品审评检查机构、区级现场检查队伍“组团式”服务,实现“区内企业区局查”“当天申请当天查”“区局抽样区内送检”等合作形式,为我区企业大大缩短办理省级行政许可事项和药品注册检验的时间成本,为创新药物研发和商业化生产提速;争取开展生物医药研发用物品进口白名单制度试点;优化药品进口备案和服务;争取在广州国际生物岛申请实验室自建方法(LDT)区域试点。(生物医药处、新药中心、器械处) 四、深入推行质量提升增效行动 9.完善质量强区资助政策预计年资助奖励5000万元。出台《质量强区专项资金管理办法》3.0版,支持和鼓励我区企事业单位及除政府单位外的公共服务组织和个人落实国家和省市关于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质量强国战略和生态文明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在质量、标准、品牌、检验检测、认证活动中作出积极贡献,包括项目、成果、活动等。从标准、计量、检验检测等方面为中小微企业提供“质量创新服务券”。(质量发展处) 10.助力中小微企业质量提升。开展国家级智能装备行业中小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提升试点。在智能装备、智能家居2个细分行业开展中小微企业质量管理问题征集活动,并选取不少于20个子试点企业,利用区质量基础设施服务工作站和第三方机构帮助企业解决实际技术和生产管理问题。组织开展“走近黄埔质量”系列质量文化交流活动,组织开展第11届黄埔区、广州开发区质量管理小组发布赛和第2届黄埔区、广州开发区全面质量管理知识竞赛活动,支持优秀企业参加国际竞赛。(质量发展处) 11.推行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帮助企业打造质量品牌。围绕智能装备、智能家居、美妆大健康、生物医药等重点产业开展区质量基础设施服务工作站创建,推动质量基础设施集成服务提档升级。组织开展2023年黄埔区、广州开发区卓越质量品牌实战训练营活动,为有意向导入卓越绩效和申报各级政府质量奖的企业提供个性化服务,辅导重点企业申报第5届中国质量奖,开展2023年度黄埔品牌认证团体标准符合性评价和黄埔区2023年卓越绩效质量标杆评价活动提升企业品牌意识。(质量发展处) 12.鼓励企事业单位在标准竞争中勇立潮头。支持和指导筹建国家技术标准创新基地(直流输电及电力电子技术)以及各级标准化示范试点建设。用好全省首个区级国际标准化专家工作室,助力企业培养高素质标准化人才。实施“标准创新贡献奖、标准领跑者、对标达标、试点示范”4个项目资助奖励“免申即享”业务,积极推广应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深化企业标准化支撑。(标准化处) 13.加大“个转企”支持力度。加强“个转企”奖励扶持政策宣传推广,对符合条件的个体工商户转型升级企业的,给予资金奖励1-2万元。设置“个转企”绿色通道,加大力度推进更多个体工商户升级转型为企业,鼓励个体工商户和中小微企业做大做强。(审批处) 五、降低市场主体经营成本 14.减免费用助企降本增效。为新开办企业免费刻制印章5枚(企业公章、财务专用章、发票专用章、法定代表人章、合同专用章),实现企业开办全程“零成本”。对列入国家强制检定目录的贸易结算、安全防护、医疗卫生、环境监测类计量器具实行免费检定。免费为中小微企业提供标准编写、不合格标准文本整改和对标达标等技术指导服务。打造政银企对接交流平台,依托协会与园区助力银企线下对接,鼓励合作银行为中小微企业制定专属服务方案,推动惠企金融政策“精准滴灌”满足企业融资需求。(审批处、计量处、标准处、市场处) 15.加强重点领域涉企收费专项检查。聚焦企业反映突出、社会关注度高的收费问题,持续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市关于降价减费的各项决策部署,重点针对不执行政府定价、强制服务并收费、利用行业地位违规收费等行为开展检查,尽可能地降低企业经营成本、节约开支,为企业纾困增效,促进营商环境进一步优化,维护市场公平正义。(价监处) 六、优化监管和执法行为 16.优化创新事中事后监管做到“无事不扰”。推进“信用风险分类+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工作,切实减少对市场主体正常生产经营活动的干预。深入推行重点企业“白名单”管理,实现“无事不扰”。试行制造业企业“一业一单”制度,精准投送监管指引,引导企业合规经营。推行重点企业“综合查一次”制度,除有特殊情况外,实现清单企业“一次检查、全年免检”。探索食品生产企业点对点视频监管巡查等非现场监管“免扰”模式,帮助企业对标质量管理,强化风险防控,提升管理水平。优化升级“黄埔智慧食安”平台,构筑“互联网+明厨亮灶”信息化监管和共治体系,扩大平台监管服务范围。“定标准、强引导、树标杆、促规范”,打造特种设备示范管理企业。(信用处、食品生产处、餐饮处、特设处) 17.加强行政指导,实施包容审慎监管。完善细化轻微违法行为容错纠错清单,明确说明“初次违法”、“及时改正”等条件综合判定因素,通过进行告诫、约谈等多种手段督促其提升自主合法经营意识,依法依规从事市场活动。针对食品生产、特种设备、广告等重点领域经营行为,加强法律法规宣贯和培训,引导企业合法经营。(执法监督处,其他业务处室) 18.为企业营造公平竞争的营商环境。持续推进公平竞争审查,通过“双审查、一评估”,为“自我审查”的行政主体提供技术支持,提高政策制定效率。打破公平竞争审查的自我审查、内部审查的界限,有效落实公平竞争审查制度,提高政策的稳定性、连续性、透明度。(价监处) 19.推进信用修复“零见面、线上办”。大力推广信用修复“政策精准达”、“业务免跑腿”、“审批不过夜”。借助广州市开办企业一网通平台收取信用修复材料,压缩业务呈批时间,做到半日清,提高信用修复的效率。对企业及个体工商户在招投标、评优中急需进行信用修复的,提供“绿色通道”服务,为守信的中小企业及个体工商户提供便利。(信用处) 七、加强党建引领发展作用 20.培育“小个专”党建示范点。多形式搭建党建学习交流平台,鼓励更多“小个专”党组织将党建优势转化为企业发展动力;让党旗在关键时刻、关键岗位上飘扬,鼓励企业加强党员和企业骨干双向培养共同发展,引导“小个专”党员“亮标准、亮身份、亮承诺”,在企业生产经营中发挥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审批处)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图片、文字及观点,来源于互联网及其他公众平台,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侵权请予以告知,我们会在24小时内将相关内容删除,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