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旗锐分享慧丨知识产权案件分享(第107期)时间:2022-09-02 # 知识产权案件分享【107期】 浅谈涉及硬件电路和软件方法结合的专利申请撰写 一、引言 电路广泛应用于各行业的技术中,专利申请中有不少案件同时涉及电路和方法。对于经验不足的代理人来说,如果发明内容同时涉及方法和硬件电路,到底选择从方法、硬件电路单一的角度,还是以二者结合的角度来进行撰写成为了一个令人困惑的问题。 在工作中,笔者接触了较多不同类型的电学相关案件,针对电学案件应该如何选择撰写的角度,下面笔者与大家分享我个人的观点。 ![]() 二、电学案件的技术特征 通常电学案件的主要特征可以归纳为三种类型:组成部分、连接关系和驱动过程(实现的功能或效果),这三种主要的特征具体定义如下: 组成部分主要指现有的(或自定义的)基本电路元件(电阻、电容、电感等),包括基本电路、放大电路、比较电路、控制电路、滤波、整流、反馈装置等,现有技术公开的常用的电路单元或模块都可以作为最基本的组成部分。 连接关系主要指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这个关系可以是电学连接关系或广义连接关系。电学连接关系可以包括组成部分之间的电路连接关系(硬连接)、也可以是组成部分之间信号传输关系(软连接,包括直接传输、耦合感应、磁场感应等信号)。广义连接关系可以是组成部分之间的空间位置关系(部件之间的静态或动态的位置关系,多出现于半导体元件电路结构、多层PCB电路板、芯片封装、电机等技术领域)。 驱动过程(实现的功能或效果)对应的组成部分本身工作需要满足的时序、状态、参数变化等可以观测或度量的结果,或者是组成部分作用的对象可以观测或度量的结果。 通常电学方面专利的撰写可以归纳为以上三种类型特征的排列组合,具体应该如何选择既取决于发明点的归属,也和案件技术领域有较大的关系。下面对不同领域涉及的不同排列组合特征的撰写方式进行说明: (一)上述特征排列组合的第一种方式为:组成部分作为主要描述特征,其他特征为备选项。 案例1,以功能后置的组成部分作为主要特征进行权项的撰写: 1、一种在电话机中使用的紫外线消毒器,包括 挂机检测装置(1),用于检测电话机的挂机/摘机状态 紫外光灯装置(2),发出紫外光用于电话机的杀菌消毒 自动控制装置(3),根据电话机的挂机摘机状态,控制紫外光灯装置(2)的启动, 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控制装置(3)包括: 触发电路(4),在挂机状态启动紫外光灯装置(2); 延时电路(5),通过控制触发电路(4)的翻转,来控制所述紫外光灯装置(2)的发光延时时间。 案例2,以功能前置的组成部分作为主要特征进行权项的撰写: 1、一种开关电路,包括稳定电源的稳定装置,用于控制电流的控制装置用于输入信号的输入装置,用于检测…的检测装置,还包括一个开关装置,…。 (二)上述特征排列组合的第二种方式为:组成部分结合连接关系作为主要特征描述、其他特征作为备用项。 案例3,以组成部分结合硬连接关系的撰写: 1、一种电麻醉设备,含有串联连接的脉冲非对称发生器(1),电流调节器(2),稳流器(3),稳流器(3)的输入输出端分别直接与电极(4)的两端相连接,所述信号形成部件(6)的输入端与两个电极之一连接,其输出端与所述脉冲非对称发生器(1)的输入端连接。 案例4,以组成部分结合软连接关系的撰写: 1、一种视频信号处理装置,…视频输出的信号依次经视频前置放大器,视频输出级输入显象管的阴极,视频输出的另一个输入端的输出信号经过电子束,测量电路输入到视频前置放大器的另一输入端。 (三)上述特征排列组合的第三种方式为:组成部分、连接关系、驱动方法、功能描述中的多种作为特征。 案例5,以组成+连接+驱动方法的撰写: 1.一种模块间通信方法,用于控制第一存储器、第二存储器和寄存器之间的数据传输,所述寄存器连接在第一存储器和第二存储器之间,其特征在于,包括: 所述第一存储器接收所述寄存器发送的第一许可信号; 所述第一存储器提供第一有效信号给所述寄存器以将第一段数据写入所述寄存器; 所述寄存器接收所述第二存储器发送的第二许可信号; 所述寄存器提供第二有效信号给所述第二存储器以将所述第一段数据写入所述第二存储器。 备注:本案例涉及一种通讯协议的转应用,协议本身是现有技术,但是之前未有被应用于AI芯片存储模块之间进行数据传输。 案例6,以组成+连接+驱动方法的撰写: 1.一种像素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开关晶体管、第一驱动晶体管、第二驱动晶体管、存储电容和发光元件; 所述第一开关晶体管的第一极与数据信号端电连接,所述第一开关晶体管的栅极与扫描信号端电连接,所述第一开关晶体管的第二极与所述第一驱动晶体管的栅极以及所述第二驱动晶体管的栅极均电连接; 所述存储电容的第一极与所述第一驱动晶体管的栅极电连接,所述存储电容的第二极与第一电源输入端电连接; 所述第一驱动晶体管的第一极以及所述第二驱动晶体管的第一极均与所述第一电源输入端电连接,所述第一驱动晶体管的第二极以及所述第二驱动晶体管的第二极均与所述发光元件连接; 其中,所述第一驱动晶体管的阈值电压大于所述第二驱动晶体管的阈值电压,所述第二驱动晶体管的载流子迁移率低于所述第一驱动晶体管的载流子迁移率; 当数据信号为高灰阶数据信号时,所述第一驱动晶体管和所述第二驱动晶体管均处于导通状态;当所述数据信号为低灰阶数据信号时,所述第一驱动晶体管处于截止状态,所述第二驱动晶体管处于导通状态。 案例7,以组成+驱动+效果的撰写: 1、一种隐私窗的控制方法,所述隐私窗设置于第一房间与第二房间的连接处,所述第一房间包括第一灯具,所述第二房间包括第二灯具,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第一灯具的第一驱动电压以及第二灯具的第二驱动电压; 将第一驱动电压和第二驱动电压处理后生成隐私窗控制电压; 使用所述隐私窗控制电压控制隐私窗的透明状态。 (四)上述特征排列组合的第四种方式为:驱动方法为主,其他可选。 案例8,以驱动方法为主的撰写: 1、一种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在显示测试画面时,获取预设区域的亮度信息; 根据获取的亮度信息对预设区域的栅极驱动信号进行调制; 将调制后的栅极驱动信号输入到预设区域的像素中; 所述根据获取的亮度信息对预设区域的栅极驱动信号进行调制,包括: 根据获取的亮度信息确定预设区域的栅极驱动信号对应的波形调制信号; 按照对应的波形调制信号对预设区域的栅极驱动信号进行调制。 (五)上述特征排列组合的第五种方式为:制作方法+效果为主,其他可选。 案例9,以制作方法+效果为主的撰写: 1.一种透明电路板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在透明基板上通过丝网印刷工艺制作粘结剂线路; 在包括粘结剂线路的所述透明基板上均匀抛洒铜粉,然后将铜粉压合渗入所述粘结剂线路; 去除所述透明基板上多余的铜粉,形成覆铜线路; 对所述覆铜线路抛洒锡粉,压合、加热融化来填充铜粉颗粒之间的缝隙,形成电路图案。 (六)上述特征排列组合的第六种方式为:组成部分+制造方法+效果为主,其他可选。 案例10,以组成部分+制造方法+效果为主的撰写: 1.一种鳍片场效应晶体管,具有施加到鳍片场效应晶体管沟道的应力,提高电子和空穴迁移率以提高性能,包括: 源极,漏极和栅极; 所述栅极包括叠层栅极,其中有选择地蚀刻所述栅极的一部分以形成栅极间隙, 所述栅极间隙用应力膜重填充以在所述鳍片场效应晶体管沟道中产生应力,以提高电子和空穴迁移率并且提高鳍片场效应晶体管的性能。 三、电学案件撰写主要方式小结 1.电路原理类的撰写以描述组成部分为主,连接关系为辅,功能限定或驱动方法为可选特征。 2.驱动方法类的撰写以驱动方法为主,方法中涉及的非现有技术的组成部分和连接为必要特征,方法中涉及的现有技术的组成部分和连接为可选项。 3.制作方法类的撰写以工艺步骤顺序为主,结构、参数、功能特征为辅。 4.工艺结构类的撰写以组成部分的形状及空间位置关系为主,参数、功能、制作方法特征为辅。 5.检测方法类的撰写以检测步骤为主,具体检测电路、检测参数、功能特征为辅。 6.检测装置类的以组成部分结合功能特征为主,检测参数为辅,检测的具体步骤可选。 四、结语 电学撰写中如果发明点比较单一,则确定了发明点归属的技术特征,也就基本确定了撰写的方式。 比如,技术方案保护半导体元件基础电路,例如三极管,那么组成部分之间的空间位置关系,也就是电极之间因制作工艺形成的空间位置关系可能是主要的发明点,那么撰写也就围绕这个结构发明点以及对应的制作方法进行。 对于发明点归属不是特别明显,或者发明点有多个的专利,而且从发明点归属来选择专利撰写方式仍然有困难的情况下,根据案件涉及的领域来进行选择也是一个办法。 从撰写效率的角度操作,应该是结合发明点类型,以代理人比较容易掌控的方式撰写。从授权的角度操作,增加不同角度的驱动、功能、效果的描述或限定,易于在后续审查中进一步从不同角度对区别特征进行限定,对通过、克服审查意见有不小的帮助。 从维权的角度操作,首先应该保护举证相对容易的部分,例如电路结构、硬件结构、工艺结构等,其次是容易测量的结果状态、电性参数、控制信号等。 以上为本期全部内容 ▉ 内容声明 ➡ 文章部分内容来自于品源知识产权微信公众号。 ➡ 本文章内容如无意中侵犯了媒体或个人的知识产权,请联系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