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关于征集制造业可靠性提升优秀案例的通知
各地级以上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司关于征集制造业可靠性提升优秀案例的通知》(工科函〔2022〕603号)要求,现组织开展制造业可靠性提升优秀案例征集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 、申报案例应符合通知规定的征集方向和申报条件,并按要求填写申报材料。
二 、请各地市按照通知要求,做好制造业可靠性提升优秀案例审查和推荐工作。广州市不超过5项案例,其他地市不超过3项,深圳市按通知要求迳报科技司。按推荐的先后次序列表排序,超过规定推荐数量的,不予接收相关材料。
三 、请各地市对推荐案例给出审核意见(盖章),连同申报材料(一式三份)于9月28日前报送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制造业创新处)。
附件:
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司关于征集制造业可靠性提升优秀案例的通知(工科函〔2022〕603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司关于征集制造业可靠性提升优秀案例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有关行业协会、学会和科研院所:
为推动落实《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关于做好2022年工业质量提升和品牌建设工作的通知》(工信厅科函〔2022〕88号)“提高制造业产品可靠性水平”重点任务,及时发现、总结、分享可靠性提升经验成果,助力产品质量提升和企业提质增效,现组织开展2022年度制造业可靠性提升优秀案例征集工作。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聚焦机械、电子、汽车等重点行业关键核心产品,广泛征集并遴选基于可靠性工程技术、可靠性管理、质量与可靠性工具等6类解决方案(详见附件1)。
(一)案例申报主体为从事机械、电子、汽车行业科研单位和生产企业,以及专业从事质量与可靠性研究开发与技术服务的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等,应具有独立法人资格,具有较强的产业科技创新和可靠性工程技术能力,在质量、安全、信誉和社会责任等方面无不良记录。
(二)申报单位应汇聚质量、管理、技术、数据等要素资源、聚焦重点,以单位名义统一填报1份申报书,每份申报书包含的案例不超过3个。案例应具有较强的代表性、示范性、创新性和可推广性,能充分体现制造业重点行业可靠性技术特点和适用场景,对相关行业、供应链质量或企业具有较强借鉴意义和推广价值。
(三)申报主体对申报材料的真实性负责,申报案例的产品、技术及相关专利归属申报主体或相关合作团队,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且无知识产权纠纷。
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中国质量协会、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中国电子信息行业联合会、中国机械工业质量管理协会、中国电子质量管理协会、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中国电子学会、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组织推荐,每家单位推荐数量原则上不超过5个。申报主体将加盖组织部门公章的材料上传至质量品牌公共服务平台(https://www.miitqb.cn),并将制造业可靠性提升优秀案例申报书(详见附件2)纸质版一式两份报送至北京赛宝工业技术研究院。申报材料要求描述详实、科学准确、重点突出、注重经验总结和凝练。申报截止时间为2022年9月30日,逾期不再受理。
由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第五研究所牵头,会同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质量工作部、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组织专家进行遴选。
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司公示优秀案例入围单位名单,组织举办交流推广活动。优秀案例将在全国质量标杆、全国机械工业产品质量创新大赛、中国质量协会质量技术奖、中国电子学会科学技术奖和机械、电子、汽车行业科技奖励中优先采信。
联系人及电话:
王晓波 010-68205252
荣爽 010-58113933
18565443827
邮寄地址:
北京赛宝工业技术研究院
北京市石景山区实兴大街30号院9号楼
附件:
1.制造业可靠性提升优秀案例征集方向
2.制造业可靠性提升优秀案例申报书
聚焦机械、电子、汽车等重点行业的工业母机、农业机械、工程机械、工业机器人、无人机、仪器仪表、电子专用设备、电子测量仪器、能源电子产品、物联网终端、新能源及智能网联汽车、机载设备、智能家电等重点产品,征集运用可靠性工程技术、可靠性管理、质量与可靠性工具等,实现企业提质增效、业务拓展、服务创新、安全生产等目标的典型案例。
涵盖机械、电子、汽车等重点行业全生命周期的可靠性工程技术,包括硬件或软件的可靠性工程技术方法(如可靠性设计技术、可靠性分析技术、可靠性试验技术、可靠性仿真技术等)、制造工艺可靠性、运维诊断方法等。
用于机械、电子、汽车等重点行业装备的关键基础材料、基础工艺、关键基础零部件、元器件、整机及配套软件等产品的可靠性关键指标和水平提升解决方案;数字技术在产品可靠性提升中的典型案例;新技术融合场景下的产品可靠性提升技术典型案例等。
面向重点行业可靠性试验验证需求,开发测量仪器、试验设备或改造升级试验检测设施;基于产品全生命周期的可靠性工具解决方案,包含但不限于可靠性软件工具(含 APP )等。
企业加强质量与可靠性管理的典型经验和做法,如可靠性管理部门设置、先进质量管理工具和可靠性管理方法的运用等。
链主企业、龙头企业等加强产业链供应链可靠性管理的有效措施,如产业链供应链管理、可靠性指标传递机制等。
机械、电子、汽车等重点行业可靠性相关标准研制和验证、新产品标准的创新应用等,以标准引领推动产品可靠性提升。